柳皓的眉头紧锁,语气中满是对妹妹的担忧与不舍。
柳玉珩闻言,轻轻叹了口气,他深知柳皓的忧虑并非多余。
在这个波诡云谲的皇城里,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
他沉吟片刻,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借助外祖家的力量。到时候,可由你外祖家推举一位合适的人选,既保全了柳家的颜面,又能为蓁蓁寻得一个好归宿。”
柳皓闻言,眼神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
他深知,此法虽好,却也需外祖家愿意鼎力相助,人情之事最难偿还,且所选之人必须能让蓁蓁幸福。
想到这里,他不禁再次叹了口气,书房内的气氛也随之一沉。
窗外,夜色更深,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庭院。
书房内,父子二人相对无言,各自沉浸在对未来的沉思与忧虑之中。
然而,无论前路如何坎坷,他们都明白,作为柳家的子孙,必须肩负起家族的荣耀与责任,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柳玉珩一家分乘三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向那座金碧辉煌的皇宫。
车轮辘辘,载着的不仅是柳家的荣耀与期待,更有对未知宴会的忐忑与好奇。
街道两旁,灯火阑珊,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又喜庆的气息。
被邀请的并非仅有柳玉珩一家,皇帝此次借柳皓归家之由,广邀众臣及其家属共襄盛举,意在彰显皇恩浩荡,同时也暗含了巩固朝纲、拉拢人心的深意。
柳皎步入宴会厅时,发现场内并未如她预想中那般人声鼎沸。
她心中暗自思量,或许是自己来得稍早了些,又或是这宴会本就讲究个循序渐进,先到的宾客需得耐心等待。
她身着长安最时兴的宫装,飞云髻高耸入云,发间点缀着精致的珠翠,步履间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柳皎心里暗暗想着,若是李行衍在场,定要夸赞她。
宴会厅内,不少大臣纷纷上前向柳父恭贺,言辞间满是钦佩与恭维。
柳皎站在一旁,虽感荣耀,却也略感不适。
这样的场合,对她而言,太过繁琐与拘束,她更向往的是那份简单与自由。
然而,随着皇帝的到来,宴会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皇帝先是对柳皓及柳皎的归来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亲手赏赐了金银珠宝,以示皇恩。
他的言辞慷慨激昂,既肯定了柳家的功绩,又寄予了厚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皇权的威严与温暖。
随后,皇帝宣布宴会正式开始。
宾客们纷纷举杯相庆,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宴会中,不仅有美酒佳肴,更有精心编排的舞蹈表演,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如同仙子下凡,为这场盛宴增添了几分梦幻与浪漫。
柳皎虽对这样的场合不甚热衷,但也被这热闹的氛围所感染,偶尔与身旁的亲友低声交谈,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她知道,这一刻的欢乐与荣耀,是属于柳家的,也是属于这个时代的。
柳皣因着兄长与阿姐归家的喜悦,心情大好,不慎多饮了几杯佳酿,脸颊泛红,步履间带着几分飘然。
她担心自己的醉态会打扰到宴会的氛围,便悄悄寻了个借口,离开热闹的宴席,来到一处幽静的小亭子中透气。
月光如洗,清风拂面,正欲享受这份宁静时,却意外听见了两个小宫女的窃窃私语。
她心中一凛,连忙屏住呼吸,躲藏在山石之后,细听之下,竟是关乎肃凌伯家二小姐的阴谋。
两个小宫女密谋着要对其下药,意图不轨,而具体是谁指使,她们却并未提及。
柳皣闻言,心中大惊,深知此事关乎女子清白,不可等闲视之。
她强打精神,努力使自己清醒过来,决定要出手相助。
回到殿内,柳皣迅速找到贴身侍女,低声吩咐其前往肃凌伯府,给那位无辜的二小姐递去警示。
侍女领命而去,不久便返回,告知事情已办妥,柳皣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此时,她的目光与卢江颍交汇,对方以眼神致谢,柳皣连忙摆手,示意不必多礼,这段小插曲便悄然过去。
然而,宴会并未因此平息波澜。
不多时,一位皇子起身向柳家敬酒,皇帝见状,似乎有意无意地提及了柳家的婚事。
“博阳候的两位千金,可都许了人家?”
柳玉珩心中无奈,却也只得恭敬回答。
他先是承认了长女尚未定亲的事实,随后又巧妙地表示,大女儿已有心仪之人,打算待新年过后便商议婚事;至于小女儿,因尚未及笄,故打算再多留几年。
在座众人皆非等闲之辈,自然听出了皇帝话中的深意,一场关于婚嫁的微妙较量悄然展开。
柳玉珩与皇帝之间,虽未明言,却已是在打着太极,彼此试探,寻求着最佳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