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皎深知,祖父的退隐,是朝廷权衡利弊的结果,但那份对家国天下的忠诚与热爱,却从未有丝毫减退。
晚餐时分,祖母王氏拉着柳皎的手,仿佛要将这些年来的思念与关怀都倾注在这一握之中。
大厅内灯火辉煌,桌上摆满了各式佳肴,香气扑鼻,让人食指大动。
祖母一边为柳皎夹菜,一边细细询问着她的近况,细心关怀着。
当祖母的目光落在柳皎手腕上的玉镯上时,神色微微一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她轻抚着那玉镯,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这玉镯虽好,却不及你父母的心意重。莫非他们未曾将你放在心上?”
说着,便要唤丫鬟去库房取那压箱底的紫玉玉镯,欲赠予柳皎。
柳皎见状,连忙制止了祖母。
轻声道:“祖母,这玉镯是皎儿自己所得,意义非凡,非寻常之物可比。父母对皎儿的疼爱,岂是这区区玉镯所能衡量?”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敬爱与理解,也透露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
祖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了然。
她看着柳皎那羞涩中带着坚定的模样,心中暗自点头,也不再追问。
饭桌上,祖孙二人相谈甚欢,气氛温馨而融洽。
餐后,祖母见柳皎吃得直呼受不了了,才笑着放她回院休息,并特意指派了几个伶俐的丫鬟前去伺候。
柳皎本想推辞,但祖母坚持道:“你乃大家小姐,身边怎能少了人服侍?这样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我们柳家不懂规矩?”
柳皎拗不过祖母的坚持,只好应允下来。
她心中感激祖母的疼爱,也明白这是祖母对她的一种爱护。
回到院中,丫鬟们已等候多时,她们或端茶倒水,或整理衣物,细致入微,让柳皎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夜深人静之时,柳皎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思绪万千。
她知道,无论自己走到哪里,家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而祖父祖母的关爱与期望,则是她前行路上最宝贵的动力。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温柔地唤醒了柳皎。
她尚未完全从梦乡的甜蜜中抽离,便见一丫鬟轻盈步入,轻声传话,言及祖父已在练武场等候。
柳皎闻言,心中虽有几分无奈于这突如其来的“晨练邀请”,却也迅速调整状态,以行动回应祖父的期待。
她迅速起身,简单洗漱后,便换上了一身紧致的劲装,护腕紧束于腕间,长鞭在手,英姿飒爽。
步入练武场,只见各式武器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而祖父柳元嘉已立于中央,眼神锐利,气势不减当年。
柳皎加快步伐,小跑着向祖父靠近,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祖父未等她站定,便先出枪试探,枪风凌厉,直指柳皎要害。
柳皎不敢有丝毫大意,瞬间抽出长鞭,身形灵动,与祖父的枪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交锋画面。
两人你来我往,每一招每一式都精准无误,力量与技巧并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柳皎逐渐适应了祖父的节奏,她开始寻找祖父的破绽。
终于,在一次巧妙的诱敌深入后,柳皎识破了祖父的意图,她按兵不动,先以弱示敌,待祖父攻势稍缓,便如闪电般一击而中。
然而,柳皎深知祖父年迈,特意收敛了部分力量,以免伤及祖父。
祖父见状,爽朗大笑,眼中满是对孙女进步的欣慰与骄傲。
“晏清,你这丫头,比起上次切磋,你进步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赞许,柳皎自谦地摆手,心中却也是难掩喜悦。
祖父意犹未尽,还想继续练习,但此时祖母王氏已派人前来,言及柳皎久未归家,应多加休息。
祖父虽感遗憾,却也只好作罢,笑道:“来日方长,日后再练。”
一行人回到厅中,祖母王氏早已备好丰盛的早餐,见柳皎归来,连忙招呼她坐下,一边让她多吃些,一边略带责备地看向祖父,怪他太过心急,不顾及孙女的身体。
柳皎坐在中间,感受着来自祖父祖母的双重关爱,心中暖洋洋的。
柳皎心中盘算着明日即将前往宗祠行礼之事,遂向祖父祖母细询相关细节。
她难掩紧张之情,得知祖父亦将同行。
祖母宽慰道:“有祖父在前引领,你无需过分忧虑。”
闻言,柳皎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随后便放下心来,享受河东特有美食,时不时和祖父祖母聊着。
厅内欢声笑语不断,柳府一片祥和温馨的景象,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