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福星高照,开门大吉。
镇上的商户们在初六这天趁着好时间,陆陆续续的开门营业,镇上的行人也慢慢多了起来。
唐梨和叶瑾带着年后制作的兔毛毛笔来到清书阁。
正月里初一到初六,一家人无事可做便一起做了有五百支毛笔。
唐梨家没有什么亲戚走动,唐家村就唐大山一人,她娘姜柔那边倒是还有一个娘家。
早些年姜柔在娘家过的并不好,娘家人口众多,吃饭困难都是饱一顿饿一顿的,每天还要干许多农活。
等姜柔嫁过来后她生活才慢慢变好的,现在和那边早就断了联系,所以初一到初六一家人都在家里没走亲戚。
年后一家人无事可做干脆坐在一起继续制作手工毛笔,之前雇佣村民裁切的笔杆还有许多没做出来。
大家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一个梳毛,一个裹圆锥体,一个镶嵌,竟也分工明确。
唐梨和叶瑾走进清书阁,看见零零散散的读书人在书斋里走动,有看书的,有买笔的,不算冷清。
这会儿孙掌柜正坐在柜台后面埋头算账。
“孙掌柜,新年好啊,祝清书阁新的一年,生意红红火火。”
唐梨给孙掌柜拜了一个年,边说边从叶瑾的手上接过篮子,把带来的毛笔递给孙掌柜。
孙掌柜抬头一看是唐梨和她夫君,接过篮子,转手交给店铺伙计摆放,摸了一下胡须大笑一声:“哈哈哈,借唐姑娘吉言了。”
去年,因为唐梨的手工毛笔大卖,清书阁赚了一笔钱,孙掌柜一看到唐梨就止不住的高兴。
孙掌柜把唐梨和叶瑾请到后院房间,按照当时的字据契约,给了唐梨十三两三百文的分红。
唐梨拿着银子又添置了一些笔墨纸砚,纸张用的比较快,这次唐梨直接买了十刀纸,一共花费了一两银子两百文钱。
拿着还剩下的十二两多的银子,唐梨寻思着现在是不是该给家里买个交通工具啥的。
现在家里有了田地,也需要一个耕田的牲口,全靠人力耕田太累人,还有后面送毛笔来清书阁会频繁一些,一直坐牛车不是很方便,也不能说走就走。
自己家要是有了牛或者毛驴,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随时都能走会方便很多。并且后面叶瑾要去考试,路程遥远也得需要一个代步的牲口才行。
买黄牛、毛驴这些牲口她和叶瑾都不是很了解,她也就不去当那个冤大头了,要是被宰了就不好了,和叶瑾商量了一番,都觉得还是回去问问爹的意见,毕竟唐大山在村里呆了这么些年,让唐大山去买准没错。
唐大山今日在家没有去山上打猎,家里有了田地,现在还在处于肥田阶段,他得时不时过去瞅瞅,还有后山脚下的堆肥区,也得时不时的掀开木板掺水搅动搅动,都离不得人。
唐梨和叶瑾回到家,全家人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唐梨把今天在清书阁收到的分红拿给了她娘,并且把想买代步牲口的事给家里提了。
唐梨:“爹,现在家里有了田地,我们后面也会常去镇上,你说咱们家是不是该买个代步牲口,以后也方便些。”
唐大山想了想,觉得家里是该买个牲口了,家里现在有田地,不过不多,所以也不必要耕田耐力很好的牲口。
想要脚程快些的去镇上方便的,又可以耕地的,这样的牲口他倒是想起来一个合适的,早些年他在外面走动的时候,听说过骡子。
骡子是由毛驴和母马杂/交繁殖而来的,它同时兼具了毛驴和马的优势,骡子的体力比毛驴好,能长时间的工作和运输,虽然它没有马匹跑得快,但是它的价格却比马匹便宜得多。
家里现在地少,不用买像黄牛那样耐力好的牲口,他看骡子就特别适合现在家里的情况。
唐大山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好,我明天抽空去镇上看看。”
第二天唐大山一早便去镇上,找到买卖牲口的市场买骡子,骡子在泉河镇不常见卖的及极少,唐大山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个卖马匹的商贩,商贩的马匹队伍里刚好有一只骡子。
唐大山佯装要卖马匹,和商贩攀谈起来,“你这马怎么卖的。”
商贩见唐大山身强力壮,穿得也不似寻常农户,热情回答道:
“兄弟,好眼光,我这的马匹可都是从边牧那边过来的,个个膘肥体壮,毛发光滑油亮,都是上好的马,日行千里不是问题,成年的要三十五两银子,小的只要二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