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u

繁体版 简体版
SoDu > 望月神君投胎去啦 > 第9章 诗仙李白,是真的牛批

第9章 诗仙李白,是真的牛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般想着,云花风迈下脚,俯身将晕迷的人抱了起来,而后向桃蹊镇唯一的一家客栈走去。

朱余容一家十八年前被曲家族老赶出望他乡,迫不得已搬入桃蹊镇。母子三人身无分文,幸好得到朱余容的母亲少年时的一位朋友陈藩萍的帮助,将他们安顿在陈藩萍夫妇搬家前的旧宅中。这才免了母子三人露宿街头的命运。因为憎恨父亲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朱余容的兄长朱鹿韭一怒之下,将兄弟两个的姓氏都改了。机缘巧合,倒是让朱余容连名带姓和第一世完全重合了。

陈藩萍的丈夫原本十分贫穷,陈藩萍嫁进去后夫妻齐心,慢慢发迹。陈藩萍借给朱氏母子的这处旧宅就是他们富裕前的住处。位置在桃蹊镇的东南角一个叫做烧金荒的破落村落,与沙漠极为靠近,是桃蹊镇的“贫民窟”。

母子三人被赶出望他乡四年后,也就是朱余容七岁,兄长朱鹿韭十三岁时,渣男曲友安忽然回到平广县。曲友安一回到家乡,第一时间就找到原配朱婉霜,声言要带走两个儿子。一对分飞劳燕争扯了半天,最后在询问了两个儿子的意愿后,长子朱鹿韭跟随曲友安入京,享受人世繁华。曲友安二婚是入赘,因为夫妻多年无所出,最后查出是其妻不能生育,曲友安才想到将原配生的儿子带来充数。曲友安二婚妻家亦姓朱,是五煌国五大家族凤瑞大朱氏的旁支,京城人称太明小朱门,祖籍罗庄郡太明县。曲友安本身就是入赘,他的儿子跟着进入朱家,当然也得跟着继母姓,于是朱鹿韭省了改姓的麻烦。

朱余容则选择留下来,陪伴在母亲身边。曲友安看着幼子漂亮得过分的脸蛋,怀疑这是一个赵家三郎(赵斌,五煌国现任国君宠妃,元庸)。曲友安并不觉得一个元庸能对自己有什么用。见朱余容不愿意跟自己走,曲友安就当没这个儿子,带着长子回去了禹阳。

朱家兄弟两人一个在京城一个在边陲之地,遥遥相隔,却是一直守望相助。在朱鹿韭以十五岁幼龄突破先天武尊,在禹阳,在朱家站稳脚跟后,朱余容马不停蹄地将穿越前的那些“奇巧玩意”研究出来,一样样送到禹阳朱鹿韭手中,为他在京城的平步青云助力。而朱余容仗着朱鹿韭日渐坐大的权势,也开始了横行乡里的逍遥日子。

朱家发达了,就从陈藩萍夫妇手中买下了旧宅的房契。但是一家人没有继续居住,而是留作纪念。朱余容在设计收购了落拓书院乃至整个桃蹊镇的地契后,大兴土木,在万石君山山脚下寻了一个好方位建了新宅子。

朱余容拎着云花风洗干净的食盒,回到自家的宅子。走进前院,就看到外甥朱拾遗正抱着一个陶盆,往里面扔虾米团子,喂蛐蛐儿玩。

朱拾遗是朱鹿韭六年前偷偷跑回桃蹊镇生出来的,父不详。

没错,朱余容的亲亲兄长朱鹿韭并不是个纯粹的男人,而是一个元庸。至于朱鹿韭明明是元庸,却可以违背“世界设定”练武有成,而且不断突破境界,二十六岁成就半步大宗师,原因只有一个:朱鹿韭读了李白的诗!

这其实是无心插柳得来的好处。当年他们母子三人被赶出望他乡,流落桃蹊镇,日子过得实在窘迫困苦。朱余容是个吃不了苦的人。他本着改善家里经济的主意,打算把穿越前学的那些诗词默出来一两首,卖出去赚他个一大笔银子。不想,朱鹿韭读过朱余容新鲜默写出来的《蜀道难》后,竟然打通了任督二脉,灵宫得到扩充,修为直接从零突破到了武将层次。

这该怎么说呢?只能说不愧是诗仙李白,是真的牛批。

为了验证是不是只有诗仙的诗才这么牛这么狂这么霸道无匹,朱余容当即将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都默出了一首:柳宗元《江雪》、韩愈《祭十二郎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然,王维的诗、鲁迅先生说过的经典名言也是都不能少的。

实验结果十分喜人。诸位文公名士不愧都是一个璀璨文明,上下五千年文化大浪淘尽,依旧辉煌闪烁的明星。文道大陆虽然已经文学启蒙两千三百年,但是笔工做文章多以功利心难出离骚,诗词韵律更是流行不过五百年。华夏顶级名流的文章对整体文人还在冥思苦想,和口水诗苦苦纠缠的文道大陆而言,完全是降维打击。就是这方世界的“大总管”文曲星都得跪下唱《征服》。

可惜,这方小世界的世界意识精明得很,识别了这些诗词都是朱余容“抄”出来的,不是他原创。朱余容没能像前世读过的儒道小说的主角那样,顶着“原作者”的名头捞尽各种好处。他和这个世界的其他人一样,只能靠着不断精研诵读书籍积攒文气,以水磨工夫扩充灵宫提升修为。

讲究的就是一个“书山有路勤为径,武海无涯苦作舟”。

世界意识虽然不承认朱余容是这些精妙绝伦的文章诗词的原作者,却肯定了他这个优秀的“搬运工”的功劳。朱余容每默写出来一首诗词、一篇秀丽文章,天道都会额外给他一点好处。积少成多,朱余容终于在前不久突破境界,成为一代先天武灵强者。

(文道大陆武学境界:后天武徒、武将;先天武灵、武尊;宗师、大宗师;天雷铸金丹、丹碎成婴、元神渡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