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行十分顺利,沿途别说魔族,就是半个精怪都没有遇上。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李甫笑三个龙鳞卫的护送下,朱余容一行人登上了禹阳城外、大渠江最大的麟化渡头。下船之前,朱余容入乡随俗,叫紫奴给自己一头乱蓬蓬的长发束好。紫奴拿出朱老夫人提前备好的银灰色小冠给朱余容戴上。朱余容也在外甥的头顶上扎了两个揪揪。
出了渡头,立刻就看到一个巨大热闹的集市,顺着道路两旁一路延长下去,仿佛一直连接到京城东城门口。
刚好是吃早饭的时候。从渡头往京城还有一段路程。即便是入了京城,禹阳城大,依旧需要走上一二个时辰才能抵达小朱门的主宅。
一行人干脆在集市里选择了一个看着干净的吃摊,解决了午饭。还别说,地边摊不管在哪个世界,从古至今都是这么的可口,叫人吃了一顿还想吃下一顿。大人们还好,一向被奶奶管着吃食规矩的朱小掌柜最为快活。就桃蹊镇那物资缺乏的穷乡僻壤,别说老夫人管着了。就是老夫人没管着,小掌柜都吃不到这么多花样。
吃过午饭,一行人从热闹拥挤的集市挤了出来,透了口气,立即骑上马向禹阳东城门赶去。他们的船只抵达麟化渡的时候天时还早,等他们付了入城费做好登记通过守门将士的检查,一脚踏进禹阳地界的时候,刚刚过晌午。
作为五煌国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禹阳与桃蹊镇那等边城小镇相比,自然是一个天一个地。朱余容充分表现出了一个乡巴佬该有的眼界。看到一点新鲜的玩意,这对舅甥都要围上去逗留片刻,该买买,该玩玩。午饭都不用特意去吃了,沿街买的小吃就够这对舅甥哄饱肚皮了。也就是老夫人不在,否则,这一大一小绝对逃不开一顿家法伺候。
姬雁红下了船,暂时摆脱了心理阴影,心情立即多云转晴。他本来就是爱玩的性子,遂也掺和到朱余容和朱拾遗中间去,一边混着他们玩一边还要给他们介绍禹阳城里哪里最漂亮,哪里有最好玩的玩意儿。俨然一副忘记身中魔毒的模样。李甫笑三人跟在他们身后,时刻警惕着意外发生,时不时为这三个人的贪玩摇头。
朱账房长得多亮眼啊,没玩儿一会儿,刚从禹阳有名的酒楼一条街上走过,半道上就被人拿了玉玦、鲜花,乃至香果囊砸了一头一身。下面走的这伙人立刻齐齐向砸玉的方向看去。就看到五个衣着各色,比怡红院的小花园还要姹紫嫣红的富贵少爷,正倚靠在酒楼临窗扶栏上。有一个算一个,冲着下面的“好靓仔”朱大掌柜,自诩风流地笑闹。间或一个粉红小衣,油头粉面的小白脸好大胆,噘起嘴巴竟然冲朱余容吹起了流里流气的口哨,十分的有勇气。
姬雁红便觉得这几个富家少爷郎君,十分的好狗胆。朱大掌柜虽然是个“乡巴佬”,身前站着的可是权倾朝野的大都督。就是五大国姓的子弟都要避着走。这五个小子对着朱账房耍流氓,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哩。莫说什么“不知者不为罪”的胡话,这等话在权贵面前什么道理都算不上。
朱余容在桃蹊镇嚣张惯了,从来没有经历过被人当街调戏的待遇。他歪头,斜望向楼上这几个绣花枕头小瘪三。他这般望上去,五个浪荡子只觉得楼下人不仅生的明亮动人,姿态亦是十分风情,实在难得。于是吹口哨调戏的人从一个变成了五个,甚至连旁边酒楼里都冒出几个掺和到行列中。很有取死之道。朱账房冷冷笑了一下。他低下头从身边紫奴怀里揣着的小包袱里抽出一个扩音喇叭。轻易不变表情的紫奴下搭的眼皮子微微一掀:她不记得这包袱里有放着这样东西。
龙鳞卫的三个小卫都是瞪大了眼,瞅着朱余容掏出来的奇怪喇叭发蒙,实在想不通那么小小的、软塌塌的包袱里怎么能藏住这么样大家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