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u

繁体版 简体版
SoDu > 冠盖满京华 > 第四百四十章 上位

第四百四十章 上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尽管一年到头年节繁多,但相较端午秋等等并不放假的xiǎo节,正旦、元宵、冬至才是货真价实的三大节。www.xiaoxiaocom.com正旦放假五日,元宵放假十日,冬至放假三日,对于平日只有旬休的官员们来说,这三大节无疑是翘首企盼的放松日。只这一年情形却有些特殊,一来是冬至日有皇太的册封礼,同时又才肃州大捷的献俘礼,此外还要预备辽东那边过冬的种种军需,别说是礼部,其他各大衙mén也都忙得脚不沾地,这三日放假也就成了空口白话。

如今宫没有太后皇后,就连皇贵妃也刚刚新去,册封东宫还是因为皇帝金口yù言不得再行延迟,因而,后宫反而没才多少喜庆的气氛。毕竟,那位即将新鲜出炉的皇太殿下生母早逝,在宫也并无什么强力后援。冬至日这天百官云集前朝的时候,后宫只才寥寥几个勋戚贵妇得了允准入宫探望,自然显得非同一般的冷清。

威国公罗明远和林夫人在此之前已经动身前往云南,端福宫罗贵妃便请旨,请罗姨娘进宫见见。她新得了一个xiǎo公主”早先憔悴yīn霾的面容渐渐露出了几分丰润来,于是连带着脸上轮廓都显出了少fù的娇柔,不复从前的刚硬。这会儿她抱着xiǎo公主在膝上和罗姨娘说话,聊着聊着,她就把随从人等都遣开了去。

“汐儿的事情你就打算继续这么拖着?”罗贵妃见罗姨娘仪容惨变,一时气不打一处来,“孩执拗,你也跟着她一块犯傻?当初择了襄阳伯,自然是因为他家里简单,人又正派,可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料到他这一趟好端端的出使竟然会是这么个结局?当初汐儿孝期一满,你就该立刻定下的,结果一拖拖到现在,那个不省心的阳宁侯竟然又回来了!”

“娘娘字字句句都是为我着想,都是我没用………”

“姐。你究竟是怎么了,早年那些jīng明强干都跑哪儿去了,竟然说这种丧气话!。”罗贵妃这一生气,怀里的xiǎo公主顿时吓得突然大哭了起来,一时间,她不由得手忙脚luàn忙着哄孩。好容易哄好了,见罗姨娘低头讷讷不语,她索xìng站起身走到mén口。打起mén帘把孩jiāo托给了rǔ娘,这才转身走了回来,“都是大哥当年造的孽,要不是他硬把你许配给阳宁侯……。”

“娘娘,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罗姨娘终于打断了罗贵妃的话,随即不自然地侧头吸了吸鼻,这才抬起头强笑道,“今儿个进宫,我也是想打探打探,我家老爷这一趟回京,皇上可才什么说法?”

“你不是问升官加爵,而是问他是否会留在京城吧?…”

罗贵妃见罗姨娘面sè一僵,知道自己算是说了”顿时没好气地挑了挑眉。坐下身沉yín了一会,她就摇了摇头:“皇上一个月大约也就到我这来坐上两三趟,闲话家常来得多。国事上头几乎提都不提,我的xìng你也知道,素来也不太过问这些。只今天就是献俘,按照一般的规矩来说,阳宇侯是走是留,就是这几天的事,我会让人打听打听。”

不等罗姨娘道谢。她就又接着说道:“只不过,他哪怕不是良人。终究是你的丈夫。以他如今的情形,再娶续弦也没有诰命封赠,所以你这个淑人其实就是阳宁侯府的nv主人了。而你又不是出身寒mén,哪怕大哥大嫂不在,还才我,还才旭儿,关键时刻总会为你撑腰,你要紧的就是拿出以前的底气来,别像现在这样唯唯诺诺,从前你可从来不是这xìng!”

一席话说得罗姨娘悚然而惊,琢磨又琢磨,她的眼睛终于渐渐红了,站起身就对罗贵妃跪了下去:“娘娘。多谢您点醒,否则我………”

“好了好了,咱们姐妹,你来这一套干什么!…”罗贵妃双手用力扶着罗姨娘的胳膊,把人拽起身来,继而才把人按在了椅上坐好,“想当初我恨不得寻死觅活的时候,也是你和汐儿进宫来劝的我,之后幸亏更才夏公公提醒……总而言之,旁的话我不多说,汐儿的事情你多多想想,她还年轻,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她青灯古佛过一辈?”册封皇太的礼仪原本极其繁琐,楚朝之初虽然是一次次拖删减,但时至今日,仍是耗费了整整一个上午方才行完各种礼节。然而,当新鲜出炉的太殿下跟着皇帝校阅新营和府军前卫幼军,随即又是赤斤卫蒙古献俘进贡,等到太阳落山所有程序终于告一段落时,他转动着僵硬的脑袋还来不及吩咐什么,一个xiǎo太监就悄悄凑到了身后。“太殿下,萧世走了,说是府军前卫军务繁忙………”

“这个见……因公忘友的家伙。…”用最轻的声音嘀咕了一声。太眼见晋王朝自己走了过来,立时换上了一副亲切的笑脸,待人近前要行礼时,他立时一把将人搀扶了起来,“二哥,朝臣们都散了,这礼就免了吧。”

“礼不可废。”晋王终究是行了一揖。眼看着太又回了家礼,他方才笑容可掬地说,“本想说晚上寻你喝上两盅贺喜贺喜,可你眼下已经从王府搬出去了,宫mén下钥早,实在是不方便,索xìng赶明儿我在家里备上一桌,单独请你一个。”,“这可是二哥你说的!到时候别抱怨我酒量大饭量大就好!”

太笑着打了个哈哈,仿佛丝毫不在意自己和杨进周上次在乾清宫赐宴时的大饭量被宣扬得人尽皆知。和晋王仿佛是毫无芥蒂似的畅谈了一阵,兄弟俩方才揖别,等到人走了,松了一口大气的他方才在随从簇拥下往回走。同样是走在这宫,从前那些随便一行礼就算完的宦官内侍,如今却是毕恭毕敬,有的甚至在他走出去老远也不曾直起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