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u

繁体版 简体版
SoDu > 富贵荣华 >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胪之日,决战奉天殿!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胪之日,决战奉天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奉天殿的殿试素来都是天下读书人心目中最大的荣耀之一,即便不入鼎甲只得三甲同进士,但也好歹会随之迈入朝堂出仕为官。www.mengyuanshucheng.com([d586小说网]无弹窗 www.13800100.com)然而,这一年却因为皇帝重病不起,太子代为主持殿试,而此前又曾经闹了一出抬圣人牌位围宫门,一时间这一场殿试便盖过了此前火药局被炸,太子指斥赵藩所为的那一桩大事,成为了众所瞩目的焦点。

太子自然也知道其中关节,为了表示公允,此前他不得不听了夏守义的提议,让新的会试读卷官点了首倡闹事的北平士子宋士芳以及其他几人,这一次又索性在殿试读卷官中加入了夏守义张节等等老臣,自己亦是在最终前十名上一一把关。当最终的那十张荐卷呈到了他的面前,发现其中并没有那几个北平士子的卷子,他自然舒了一口大气。

哪怕此前是为了弹压局势而不得不息事宁人,毕竟他那会儿还名不正言不顺,但并不代表他就真的能容忍士子们那样激烈的反弹。多给北平和陕西两省一些进士名额是可以的,但殿试名次上头若再对这些闹事的家伙让步,他这个储君的颜面就荡然无存了。因而,他欣然在前三甲中将出身直隶的一个贡士点了状元,又将江西和山东两位贡士点为榜眼探花,待到礼部官员禀报了明日传胪的所有安排,他少不得点了点头,却又仿佛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追封孝仁皇后的仪制,都已经安排下了?”

“回禀殿下,尚书和二位侍郎正在一块定仪制。”

前几日吐出的那一口血让太子心有余悸。想到自古以来不是没有没捱到登基便撒手人寰的太子,他即便不敢出宫,可还是少不得让人从宫外悄悄挑了名医进宫诊治。可知道身上不好的人是当今东宫储君,再好的名医也是谨慎了再谨慎。没有一个人敢把话说满的。因而在思前想后考虑了许久之后,太子终于下定了决心。

夜长梦多,干脆先把名分定下!横竖他并不想让他那父皇现在就死。追封了生母吴贵妃之后,他便让皇帝退位训政,于是方才乾纲独断让礼部去制定追封仪制。

“传胪之日后,孤要看到礼部将一应仪制奏上来!”

太子盼着金殿传胪之日,从自己手上走出第一批新进士——尽管他还不是天子,但这些名义上的天子门生却货真价实出自自己门下,也是他招揽的第一批人才;贡士们也盼着传胪那一天。有道是人生四大喜事,金榜题名时便位列其中,更何况这是仕途的开始;而顾振更是在盼着传胪那一日,因为他仿佛看到往日一向俯视他的顾镇和嘉兴公主狼狈不堪……然而,最盼望传胪日的不是别人。而是北平会馆中住着的一些人。

毕竟,这不但关系着好些人的富贵荣华,更关系他们的生死存亡!

三月二十传胪这一日,恰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早一日填好了二甲到三甲所有名次的黄榜已经安放在了华盖殿的东侧,等到了这天一大早,钟鼓未鸣,左掖门先开,从吏部尚书夏守义以下的所有读卷官便先期而入。往日皇帝亲自莅临传胪的时候,都是御华盖殿。然而如今太子监国,为表示不敢和皇帝匹敌,便只是在华盖殿前设座。待到一身皇太子衮冕的太子居中坐下之后,众读卷官齐齐跪下一叩头,随即便由夏守义亲自将起头太子挑出的三份一甲卷子一一拆开。

“一甲第一名直隶王元礼!”

夏守义那低沉的声音在华盖殿丹墀前响起,就只见誊抄黄榜的礼部官员匆匆书写。会试也就是礼部试并不需要天子亲临。就算考题并不是皇帝所拟,那也说得过去,他们过了会试这一关,本身就是顺顺当当的天子门生,关键只在于名次而已。倘若今天真的跪拜了太子,那么异日若有问题。他们这些进士的头衔全都要被人指摘!

而鸿胪寺官本身的职责便是挑礼仪的毛病,一听这一番话全都有些犹豫,脚底下的步子慢了不说,心里也全都犹疑了起来。而趁着他们这一番迟疑不决,那声音一时更大了三分。

“更何况,古今中外,皇上重病太子临朝监国并不少见,却从不见有主持殿试的前例!天子治天下以礼,倘若连礼法都偏废了,何来名正言顺?臣还听说朝中有官员上书建言,追封先贵妃为后,此更为大逆不道!先前大理寺少卿景宽等曾建言此事,为皇上斥退贬谪,如今皇上病重,太子殿下不思张榜延请名医诊治皇上,反思追尊生母,岂不是授人以柄,给全天下的儿子竖了个最坏的榜样!”

前头这一番番话便已经是犀利如刀,但相比这最后一番指斥便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这番话直指礼法纲常,字字句句都让人无法辩驳。此时此刻,不但是新进士中起了小小的骚动,文武百官中亦然,尤其是那些曾经上书请追尊吴贵妃的更是面色大变,可在这种时候跳将出来和一个新进士争辩,万一背上失仪的罪名可怎么办?

更何况,那人一套一套的道理,显见是准备充分,万一辩不过,谁也丢不起这个人!

太子已经气得额头上一根根的青筋全都暴起,偏偏在这时候,身侧一个太监突然低声说道:“太子殿下,那便是当初会试发榜之后率众大闹的北平宋士芳!”

又是这个人!

太子一时紧紧握住了拳头。按照他的心意,怎么也不会让此人会试杏榜题名,却禁不住夏守义说,赤忠当时一箭险些把人射死,而且圣人牌位更是在此人手中碎裂。倘若这一事件弹压不住,全天下的读书人怕是都要闹翻天了,他思来想去也就捏着鼻子给了此人一个名额,先前竟没注意到这宋士芳进了二甲,而且排名还在如此之前!

因而,眼看鸿胪寺官一个个都迟疑不决,他更是怒从心头起,想要呵斥他们那慢一拍的动作,可瞧见百官之中最前排那些大佬们的脸色,他一时心中咯噔一下,顿时改变了主意。冲着身旁侍立的一个太监低低吩咐了一句之后,瞥见人立即退了两步,显见是去招呼两边排班的军士了,他心中稍安。可就是这片刻之间,那宋士芳竟是不依不饶更上前了几步。一时间竟是站在所有新进士的最前列!

“臣再问太子殿下,赵王府怎会失火?赵王府上下人等缘何至今羁押?赵王世子和世子妃等人今在何处?缘何除却被皇上明旨禁闭家中的秦王世子及世子妃之外,在京诸王府中人全都被禁府中?缘何勋贵武臣,文官三品以上者。门前全都多了无数禁卫看守?缘何这些看守的人多是锦衣卫旧部!先帝早以诸多不法事将前锦衣卫指挥使滕青弃市,废锦衣卫,今皇上重病之日。为何这些被皇上唾弃的魑魅魍魉之辈再次横行于世!”

这一连串的反问听得上上下下一时目弛神摇,更不消说处在风暴中心的太子。他只觉得胸腔中的心跳得越来越快,仿佛随时随地都要直接从嗓子眼里迸出来。这会儿他更是痛恨那个太监脚下太慢,那些扈从军士动作迟缓,有心端起太子的架子把此人驳回去,可搜肠刮肚,他竟硬是找不出半句反驳之词。

此时此刻。倘若文武百官再瞧不出其中有名堂,那就都是猪脑子了。尽管宋士芳只是区区一个二甲进士,但此前抱圣人牌位围堵宫门讨公道的事情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因而在一阵窃窃私语中,宋士芳的身份很快就传扬了开来。没有人相信这位出自北平布政司的新进士真的是只凭一腔意气如此慷慨激昂指斥东宫。人人都仿佛看到了他背后站着的那个人。

正是战功赫赫当世无双的皇三子赵王!

其他人既然已经都醒悟了过来,太子在气急败坏的时候,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眼见自己派出去的那太监已经到了军士排班处,当即指着人一字一句地说道:“秦王擅自收陕西都司兵权,并杀良冒功居心叵测,朝议令赵王兴兵讨伐,赵王却一而再再而三上表推脱,更以父皇赐重孙陈曦的天子剑招摇过市。称主征伐。更有宫中火药局大火,人证物证确凿乃赵王所为,如此种种,孤一直隐忍不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