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处珠江口西岸,北回归线以南。
北邻中国广东珠海,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临南中国海。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并将此辟为殖民地。
经过400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
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回归中国之后,经济迅速增长,比往日更繁荣,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
澳门是一个国际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以及路氹城四个部份所组成。
其中澳门半岛北面与中国大陆连接,而氹仔和路环本是两个分离的离岛,但后期填海工程把两离岛完全连接,两离岛之间填海得出的地段称为路氹城。东面与香港隔珠江口相望,相距近30公里。
澳门自秦朝起已经为中原领土,从明朝开始被葡萄牙人逐渐侵占。
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永驻管理”之地,也是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
1980年代中葡两国共同探讨澳门前途问题,其后于1987年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近400年来,澳门并存着两个社会:一个是葡人社会,另一个是华人社会。两个社会分别以各自的语言形成自己的中、小学教育。以葡语为葡萄牙人子女提供教育的官制学校,是教会及社区团体举办的。以中文或英文授课的私立学校,是华人社会举办的。
澳门曾经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释、道等古老的中国宗教,也有后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门也得到了充分表现,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妈祖在这里都有保留。
澳门华人的文化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儒家的道德思想所影响。
每逢孔圣诞,澳门孔教会会带领社会各界华人和学校举行纪念与祭典仪式。
至于佛教,位于望厦村的普济禅院便是澳门早期兴建的寺庙建筑之一。
而道教所供奉的神只,如:谭公、洪圣爷、文昌帝君、关帝、北帝、城隍等崇拜都见于澳门。
而观音和妈祖崇拜在澳门特别流行,其建筑有明朝成化年间由闽商人兴建的妈祖阁庙。
基督宗教方面,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于1576年1月23日,首任主教为贾耐劳(仁慈堂创办人)。
澳门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便是澳门历史城区,在明代称为壕镜澳。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