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u

繁体版 简体版
SoDu > 大明升格计划 > 第31章 止止庵前

第31章 止止庵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到得高处回首,端的是个背有靠,前有抱,左右可托,脚下溪水环绕所在。

更有旗山猎猎这边来,鼓峰阵阵那边去。

再往前行只能攀登而上,有一巨大石穴,可以崖居。

太康闭目,让自己的思绪在山谷间自由飘荡。想千年之往事,究人生之短长。看浮云过眼无数,听山风响起又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山吸引羽士,相中这块风水宝穴作为修炼处的,叫得上姓名的有皇太姥,张湛,女真人鱼道超、鱼道远,晋人娄师中、唐人薛邴,北宋的李陶真、李铁笛、李磨镜等。

山以人显,在上述诸人中,真正使武夷山被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第十六洞天和止止庵得以蜚声海内外的却仅有白玉蟾一人。

他在所撰的《止止庵记》里畅叙其中之乐趣:“云寒玉洞,烟锁琼林。紫桧封丹,清泉浣玉。铁笛一声,群仙交集。螺杯三饮,步虚冷冷。

青草青,百鸟吟。亦可棋,亦可琴。有酒可对景,无诗自吟心。神仙渺茫在何许?盖武夷千崖万壑之奇,莫止止庵若也。”

可谓是幽谷胜境!

作为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曾经的道场,这才是太康来这儿的原因。

就是不知道这止止庵还有没有真正的道者?

路过一块奇石,岩石上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内容丰富多彩。山岚辉映水光,倍使石刻熠熠生辉。

终于到了正门前,庵内有一联,看到这对联,太康会心一笑。

只见那对联上写着:培成仁德德有邻,此地欣邻白水;风尚兴贤贤可学,其人愿学紫阳。

这“紫阳”到底是指朱熹还是张伯端,太康不得而知。

因为太康记得,白玉蟾不仅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倾拜得五体投地,塑朱熹遗像,并给予以极高的评价,在《诲琼玉蟾先生文集》卷六议朱文公赞:皇极坠地,公归于天,武夷松竹,落日呜蝉。

太康合眼,放空心神,任其在虚空中蔓延,捕捉此间信息。

良久,太康睁开双目,林平之清楚地看到自己师父眼中浮现一缕失望之色。

在太康的探查下,他发觉观宇内的确有些道气儿,可气息最强的也不过在筑基阶段走了一半左右,而且生气薄弱,气息晦涩,如风烛残年之象。

当然也不排除有隐修的境界在太康之上,让其察觉不到。

收拾了下情绪,吩咐道“平之,拜门!”

林平之应声上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