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国物资供应总部的相关信息显示,德国的物资支撑是不可能支撑到1945年的最多在两年之后,即1944年的年底就会进入到警戒线。
这条警戒线只不过是农业物资的警戒线而已,工业物资的警戒线会在1943年年底到来,也就是说如果在12个月之后,希特勒无法重新控制足够多的产油区,那么德国的军事机器就会彻底崩溃。
即便在现在这种控制着普罗什蒂油田的情况之下,德国的装甲部队和空军部队依然不能够任意的使用燃油,他们非常羡慕他们对面的同盟国军队,以及受到同盟国大量支援的苏联红军。
现在对于德国的东线部队来说,他们最大的石油来源还居然是缴获苏联人的石油,苏联人在相继夺回了高加索地区之后,其石油供给已经达到了绝对足够自给自足的情况,而且还有大量的剩余。
所以说苏联现在对于同盟国的石油供给已经不太感兴趣了,苏联现在对于同盟国主要的要求是要求他们提供飞机制造所必需的铝制品,以及其他跟民生相关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之下,现在在主要交战国当中,日本是最缺石油的,德国是其次,也就是说轴心国内部他们的石油总供给量都不到苏联的供给量的13。
就更不用提和同盟国对比了,同盟国当中的英国和美国掌握着全球绝大部分的石油生产量。
在这种多重叠加的情况之下,希特勒是无法承受丢掉乌克兰的,也无法承受丢掉乌克兰之后所对整个战局造成的巨大震荡。
1943年1月10号,希特勒被迫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在这次紧急会议上面商讨应该如何应对现在同盟国和苏联红军的两面进攻。
在这次会议上,希特勒和总参谋部的相关人员矛盾彻底的爆发了,东线的指挥官一直在指责希特勒之前的一系列错误指挥造成了现在德国军队面临的巨大困境。
而很显然的一点是,作为德国的元首,希特勒是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的,而且希特勒在心底里面一直认为德国军队之所以会遭遇到如此巨大的挫折,就是因为其他人一直在阳奉阴违。
在会议的后半段,基本上变成了希特勒一个人的怒吼和咆哮。
这在德国遭遇了几次重大失败之后,基本上是德国总参谋部会议的保留项目,每一次在商讨到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的时候,希特勒本人的情绪都会变得异常的暴躁,进而主导整个会议,导致整个会议的后半段基本上都变成希特勒一个人在发怒,他在指责所有人,甚至在指责自己的手下,指责自己的士兵,指责自己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