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广的庭院里樱树已然熟绿,角落设置了照明灯,吊唁客就像在演皮影戏。那些人应该是和祖父有工作来往的人,不然就是邻居吧,只见他们脸上挂着微笑,或是一脸惯重,不吵但也不安静地交谈。有人指着水池像在找什么,也有人赞叹地环视庭院的林木,或是在草皮上安置的桌子旁喝茶。
面向庭院的和室门敞开着,祖父的祭坛似乎就设在那里。我不知所措地环视四周,母亲正好捧着热水壶经过,我叫住她,她靠过来,小声告诉我祭坛设在面庭院的和室,父亲也在那里。
我在玄关脱了鞋,走进宅邸。
美里姐从餐厅里探出头来,朝我点头致意。她就是照顾祖父生前起居的那位堂姐。体形圆滚滚的,跟她父亲弘一郎伯父一样是个开朗的人,不过,她今晚显得有些抑郁。
我走进榻榻米上铺着塑胶布的和室,看到弘一郎伯父和正坐在祭坛旁折叠椅上的父亲说话。父亲见到我来了,向我招手。我感觉祭坛前的往生者家属区的视线这时全集中在我身上。除了伯父的家人,只有大阪的远亲在,聚集而来的家族成员和新年聚会时并没有太大不同。
「你来了啊。」弘一郎伯父说。他的脸红润得像是已经小酌一杯,浮现一抹仿佛在街上偶然相遇的笑容。
「您好。」我点头示意。
「我还以为要等到下个新年才会见到你。」
「是啊。」
「今晚会留下来吧?」
「是的。」
「那晚点再慢慢聊。」
这时,有个老人走了过来,是住在同一区的久谷先生,他细声说:「弘一郎,寺里的师父来了。」伯父应了声「我马上去」,和老人走出房间。
我在父亲身旁的折叠椅坐下,问说:「今晚不睡了吗?」
父亲凝视着祭坛,微微摇头。「也不至于。不过很多事要商量,晚点再睡。」
和弘一郎伯父宛如对照,坐在折叠椅上望着祭坛的父亲看起来很憔悴。他手臂无力地靠在两膝上,感觉比平常还要虚弱。维持着这个姿势的父亲,就像是与我同年、线条纤细的年轻人。
我注视着祭坛。遗照中的祖父像在说「死都不让你们看到我笑」,紧紧皱着眉头瞪视前方,让我们这些聚集在宅邸的遗族不禁吓得打颤。会选这张照片当遗照,是父亲兄弟的阴谋吧。
○
僧侣诵经期间,庭院穿丧服的那群人走进屋里,一个接一个捻香祭拜。仪式结束后,父母和伯父忙进忙出不得闲,我悄悄走出房间。
从玄关往屋里延伸的走廊尽头是餐厅的入口,右手边是通往三楼的楼梯。走廊在这里左拐,环绕中庭一圈。中庭四周是走廊的玻璃门,大约八张榻榻米大,室内的灯光照亮爬满地面的青苔。中庭里还有一座小庙,祖父生前常去参拜。
走在中庭南边的走廊上,我想到拉门的另一边就是祖父的祭坛,忽然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好像走进了葬礼的后台。我沿着走廊绕了一圈。紧邻走廊的和室全点着灯,就跟过年的时候一样,不同的是现在每间房都一片死寂。
逛完中庭,我爬上阴暗的楼梯上楼,在楼下的纷扰平静前,我打算在楼上躲一会儿。二楼阴暗闷热,弥漫着老房子的气味,木板走廊深处是祖父的书斋。
我走进书斋旁的西式房间按下开关,房里立刻亮起橘黄色的灯光,摆放在房间中央的椭圆形桌子表面黝黑,宛如水浸濡过般很有光泽。八张榻榻米大的西式房间铺着红地毯。小时候偶尔会看到父亲或伯父在这里与祖父交谈,我记得他们喷出的紫烟悠悠晃晃地飘荡在充满古意的灯罩四周。这间房也是伯父他们凑在一起说秘密的地方。
我会趁着没人的时候跑进去,抚摸地上的红毯。那天房间的防两套窗关得紧紧的,就算是大白天也很暗,我很害怕。我不记得为什么那么做,也许是被父母责骂,一个人在闹别扭。地毯很潮湿,手掌几乎沾湿了,但我仍是毫不厌倦地抚摸着,直到听到有人上楼才清醒过来,从房里逃出去。不过我忘了那时是谁上楼,明确记得的,只有抚摸地毯的手感。
此刻,我在旧椅子坐下,像父亲他们做过的一样,抽起纸烟,把淡淡的烟雾喷向灯罩。桌子中央摆着一个瓶身绘有蓝色雾霭的玻璃瓶,瓶里的水明明已经干了,插在里头的花却仍旧美得出奇。
我抽了几根烟,打发时间。楼下渐渐平静下来。
○
我听到有人上楼的动静。房门留了一道细缝,我抽着烟,看着门。孝二郎伯父轻轻推门进来,眼镜后的双眼觉得很刺眼似地定定凝望着我。
「你在这里啊。」伯父微笑着说,隔着桌子在我对面坐下。「你还没成年吧,不可以抽烟喔。」
我笑了笑。伯父也拿出烟,滋味不好似地抽了一口。我喷出的烟和他的烟一起飘然上升,在灯罩周围飘摇。
「您不用待在下面吗?」
「也让我休息一下嘛。」
伯父环视房内。「听说以前常有学者或画家众集在这里用餐,不过那是我们出生前的事了。和子婆婆偶尔会提起当时的事。」
伯父口中的和子婆婆,是父亲兄弟小时候在宅邸帮忙家务的妇人。丈夫战死后,她一直住在宅邸里。父亲和我提过几次和子婆婆的事。听说她是个性坚毅、不轻易流露感情,感觉有点可怕的人。
「今天晚上怎么办?」
「明天还要忙,其他人就让他们先睡了。老哥、我和茂雄会醒着。」
「真是辛苦了。」
「不会,我们有酒喝,而且今天晚上还有余兴节目。」
「是什么?」
「茂雄没跟你说吗?」伯父呼呼喷出一口烟。「听说今天夜里,芳莲堂的人要来。」
「芳莲堂?」
「是老爸相熟的店。他们要把老爸寄放的东西送过来。」
「是什么?」
「这就没人知道了,老哥说是传家宝。」
小学时,祖父带我进过仓库几次。我只记得阴冷的仓库里空荡荡的,摆了几个相似的箱子。当时我对仓库并不感兴趣,记得祖父曾拿什么东西给我看,但想不起来了。
「你也一起来吧,老爸一定很高兴的。」
我对芳莲堂要送来的传家宝颇感兴趣。
○
守灵仪式大致结束,吊唁客也陆续告辞。
母亲等女眷在厨房准备消夜,我们整理了灵堂,卷起祭坛前的塑胶布。「反正明天还要用,放着不就好了?」久谷老先生说。
「晚上要在这里开酒宴。」弘一郎伯父说。「这也算是祭祀吧。」
「老爸一定很不甘心吧。」
「反正,他也没办法抱怨了。」
「不不,如果是那个人,说不定会探出头来抱怨呢。」
葬仪社的人来了,和弘一郎伯父、久谷老先生及父亲商量明天的事。孝二郎伯父把奠仪盒放在摆出来的小桌旁,在册子上写些什么。
我站在纸门敞开的缘廊,望着庭院的水池。日光灯的灯光从缘廊流泄而出,打在周围的岩石上,水面反映着微白的光。身后传来孝二郎伯父尖脆的嗓音。「家里有保险箱吗?」弘一郎伯父回答:「书斋里不是有吗?」孝二郎伯父似乎离开了房间,父亲他们还在屋里站着说话。
商量完明天的事后,我们在另一间房随意吃点东西。
席间,餐具轻碰的铿锵声与平稳的话语交错,在场的都是自己人,气氛和乐融融。晚上九点钟,暑气仍未消散,大家都把外套脱了。已是九月中旬,却感受不到半点秋天气息。
用完餐后,久谷老先生起身告辞:「今天晚上我就先回去了。」父亲和伯父们也一同起身,向他低头致意。在一旁看着,不禁觉得父亲兄弟真是像极了。
「好了,明天还有得忙,各位不要太累了。」老先生平静地说。
送老先生到门边,父亲问弘一郎伯父:「久谷先生知道今天晚上的事吗?」
「不知道,知道的只有我们。」伯父回答。
他们应该是在说芳莲堂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