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君也并没有绝情到完全不管她的地步,只是派了人暗暗保护着揽月宫,不让别人去找她麻烦,打扰她的清净。
就因为这样周全的保护,开始还有人来找麻烦,结果被天君直接处死之后,大家也都明白。
就算懿妃失了宠,天君也不再去揽月宫,但是懿妃也是不可以随意得罪的存在,便也渐渐淡忘了这个人。
可这些,懿妃都是不知的,她除了和平日一样玩乐外,也没有再去找天君的想法,日子长了,又有了风华。
她也没什么好多想的了,直至天后在议事殿上要求天君重新考虑册立天族太子之事时,懿妃才再次被惊动,慌了心神。
天后一直对懿妃和风华怀恨在心,挂他们一个夺走了天君的宠爱,一个夺走了本应该属于她天后嫡子所有的储君之位。
两个如此讨厌的人,她却要一直见着他们开心的活着,这对已经专权独行的天后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天后说服几位重要的权臣,为她夺得储君之位保驾护航,可天后在培养自己的势力,天君又怎可能不知道。
早就有所提防,暗暗派人盯住了天后和她后面势力的一举一动。
更何况,风悦自小就在天后身边长大,被天后宠的可以用无法无天来形容,整个天宫,没有他不敢去的地方。
没有他不敢得罪的人,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不管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都有天后为他撑腰,为他收拾烂摊子。
除了天君,风悦谁都不怕,所以风悦也识趣,他知道天君的严厉,不会去做招惹天君的事情。
风悦在前面惹是生非,天后就在后面为他未雨绸缪,母子忙的不亦乐乎。
天族有规定,除了风华是储君,身份特殊外,其他太子都必须到五万岁成年后,才可以进入议事殿,参与政事。
可天后不依,她说风悦是天后嫡子,本应就是储君的第一人选,她已经没有计较风华是个庶出的太子。
那风悦自然应该和风华平起平坐,甚至还让支持她的天官们集体觐见,硬是把当时才两万岁的风悦塞进了议事殿。
不仅如此,强行把风悦推上议事殿后,还几次三番让倚靠黎族势力的天官们一起进言推举风悦为储君。
天君被气的不想上朝,看着风悦就恼火,再想想天后在后面给他找的一堆麻烦,就更是头疼。
风悦什么都不懂不说,还每天背着那些结结巴巴,文官们提前写给他的陈词滥调来敷衍他在朝堂上提出的问题。
一段时间里,整个朝会被搞得乌烟瘴气,但是风华却依然不动声色的每日循规蹈矩上朝听政,参与讨论。
风悦和风华哪是能相提并论的,前者是不学无术的学渣,后者是一刻都不耽误苦心修炼学习的学霸。
特别是风华经历了懿妃事件的变故后,也更加明白,天族里,他除了听从天君的安排,不需要有其他想法。
因为他的任何一个想法,都可能给他身边的人带来巨大的灾祸,他不忍心,也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