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一些读书人成帮结队,三个五个抱成一团,在茶馆里点上一壶茶叶和几样点心,品尝茶叶的同时,顺便翻阅手中的书籍。
茶馆里的藏书可以说非常丰富,可以自由拿来赏阅。
别的不说,茶馆幽静的环境氛围很适合读书学习,配合茶叶拥有提神醒脑,恢复精神力的额外功能,对于学业确实很有帮助。
茶叶的出现,可以说颠覆了以前煮茶的喝法。如果将炒茶,制茶的步骤方法宣传出去的话,泡茶将会成为主流。
除了读书人们能够享受其中的风雅,如果给一些五六岁乃至才十多岁的小孩子们,那可能会是不怎么喜欢,小孩子不会那么早的喜欢喝茶。对于他们而言,喝了后感觉生津止渴,神清气爽,感觉很舒服。
而大多有阅历的人们,都能够从中体会喝茶的妙处。。
“喝法简单,但确实妙不可言。”国子监的祭酒孔颖达,自从喝过一次后就一直赞不绝口,花了两贯钱特意买了两斤回来。偶尔有空的时候,会请自己几个好友来家中喝茶叙旧。
“是啊,虽然喝了好几次,但每一次都会让我神清气爽。喝上一杯我感觉身上的污秽和油腻味都会被洗涤干净,仿佛已经是斋戒沐浴好几天,整个人都舒爽不少。”李纲点头道。
“长孙无忌开设的那间茶楼,也算是有一种很浓的书香味,即使家里买了一点茶叶,但偶尔闲暇的时候也想去坐上一坐。”萧瑀淡淡的说道。
“哈哈,老夫也很喜欢饭后喝一杯。”孔祭酒笑着道。
话说前两个月的烈酒,或许武夫们很喜欢,但在文人雅士看来,现在拿出来喝茶才是最契合读书人的饮品。
“现在长孙无忌的茶馆里,一天卖出一百多斤的茶叶,看似有很多,但都是只有我们一部分人能喝上。”孔颖达道。
“其实普及出去不难。你看也只是沥干水,晒干的茶叶,泡到烧开的热水里,说不准用不了多久,应该也很快大肆普及出去了。”萧瑀也说道。
“但也没错,百姓可能也体会不到茶叶的那种意境,让他们喝茶,也只是想解渴。百姓们虽然也能去茶馆,但感受到里面跟他们不搭调的氛围,很可能会马上被吓跑。”李纲淡淡的说道。
“慢慢来吧,今大唐长安境内,虽然世家掌握了大量的读书资源,但至少科举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可以读书识字了。用不了多久,大唐或许人人都能识字,人人可以平常茶水的奥妙,相信大唐的盛世很快来临。”孔颖达道。
正因为如此,他才想着要重新注释孔子的论语,作为孔家后人,他想要的是传播孔子儒家的文化。
而除了他们以外,长安里很多人都在开始讨论茶叶,各地的许多有钱的商贾也慕名想要购置一些回去。
本身茶叶的喝法,主流的是煮茶,而用开水直接泡了喝,确实是一种另类而清流的喝法。
他们从中了解到,如今长安城炙手可热泡茶的方法,新奇的家具,全部是出自纯阳观的陈观主。
在他们部分不常接触陈玄的大臣眼里,很多认为陈玄跟江湖术士差不多而已,其实没怎么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