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李二的想法便是最原始的雕版印刷术了。
“这样说也没错。”陈玄道。
“陈兄,用它真的能印出来吗。”李承乾问道。
“试试看吧。”
主要是拓字,将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后,先是按照千字文的稿件,让工匠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形成文章。
一页一个排版,接着,涂上墨水。
最关键的一步,将字盘拓印在了白纸上面。
让李二难以置信的是,白纸上真的印出来了一片文章,千字文的行文!!
看着木匠一页一页的拓印,一炷香的时间印出了几百份出来,他们都是目瞪口呆。
如果写了底稿,接着按照顺序排列好了,即可用印刷术一次复印一份。如果一个时辰不停的复印,至少能复印两千份。
若是制作几份模具同时复印,一个小时可以完成一万份的复印工作。等到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真是绝妙,它的出现绝对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福音。或许,大唐的平民百姓们以后都可以手捧一本书来读了。”李承乾惊叹着说道。
“是呢,我以为雕刻阳文木字只能印出一个字,没想到居然能将木字先排成文章,然后再拓印在纸上,当真巧夺天工。”李二也说道。
印刷术的原理如此的简单,其实跟印章差不多,但谁能想到一个个木字排成文章再拓印呢。
它的出现,会降低了读书的成本,配合现在科举的制度,不出几年,李二自信大唐即可吸收大量的寒门学子,读书不再是被士族们所垄断。
每一个百姓都能吃饱饭,每一个百姓都能读书识字的繁盛时代,要在他手上出现吗,如此想着,李二脸上顿时无比的激动。
活字印刷在陈玄眼里并无什么出奇的地方,甚至感觉效率太慢,而且拓印出来的字体感觉太大了。
一张约莫a4大的纸张,才印了不到一百个字。放到现代的复印,一秒可以给你印几千张,而且一张纸能有几百个字。
其实也算可以了,因为古代是文言文,几个字能简单概括出很多东西,表达出来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一句话,所以也算是勉强够用了。
而活字印刷术的作用,确实是比人为抄撰效率要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人为抄录可能会担心抄到一半写错了,或者是字体不公整的可能。一本书几百页的排版,必须要专心致志抄撰才行。
活字印刷术大大降低了出错的可能。
“真是巧夺天工啊,老夫从没想到书也可以跟印章那般一本本印制出来。”李承乾惊叹道。
“方法不是很复杂,但如果不是国师所提出,恐怕根本没有人能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印制书籍。”李二深以为然点头。
印刷术,华夏的四大发明。
如果配上造纸术,文明才得以传递下去。
本来虽然大隋的科举可谓是开创先河,大利天下,让寒门子弟们也可以能够读书来考取功能的可能。
然而,读书的成本太高,大多书籍是士族掌控,普通的老百姓没有结出的机会。
或许有部分家庭充裕的,可以请几个教书先生,但也仅是初步能够读书识字,了解一些算筹,根本没法精深读书到考取功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