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几天后,李二直接派人建出了一家大型的印刷坊。
几百个人的印刷规模,一天可以印刷成千上万本书籍。
“话说你印制那么多的书出来做什么。”而得知此事的陈玄,感觉不解。
“呵呵,朕也想效仿国师,在长安建几个大型的学塾。届时,国子监可直接从学塾招到大量的学子。”李二笑着说道。
“一个学塾也用不了那么多书吧。”
一天几千本的分量,一个月能有几十万本的规模。
整个长安城内虽然是有几十万的人口,但孩童也才几万人。
“有备无患嘛。”
印刷术的强大功能,让李二见猎心喜,恨不得花上几十万贯,印制出大量的书记出来。
“可是因为你的缘故长安城的纸价,因为印刷坊的需求,纸张已经炒到了十几钱一斤了。”陈玄说道。
百姓们本来舍不得买纸,现在价格翻了两倍,民生收到了大量的影响。
本来陈玄也不知情,但他的印刷坊其实也受到了影响,听人汇报才得知此事。
大唐的造纸技术,相对于汉朝时期,尽管有了改进,产值不仅高了数倍,而且能制作出书写专用的纸张。
然而相较于现代的工厂来说,产量仍然是太低了一点。
纸张的金贵,好多的百姓无福享用。
印刷术能大大降低书籍的成本,但印制一本书的所有成本,也得十几钱。
如果换做是人工抄撰,单单支付抄书的读书人,一天都得二十多钱的工钱,所以一本书要比印刷花费好几倍的成本!!
“没事,朕相信价格慢慢会跌落下来。”李二摆手。
大唐地大物博,因为需求几万斤的纸张或许能短时间内影响价格,但他相信很快各地的造纸坊会加大产量供上来。
门门果实,使得长安能够衔接各地,不愁纸张不够用。
“嗯,随你便吧。其实印制了书籍多了也无妨。我感觉你可以考虑开一间书店,低价卖出贩卖惠及百姓。”陈玄笑道。
“国师说的在理。”
李二双眼一亮,本来书籍印制太多也不是一回事。
他的用意是想要将书籍分享给百姓们观摩,然而不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分发出去。
以书店的方式,即可低价将印刷的书籍大量卖给百姓们。
百姓们手上的钱不多,要价不能太高。
本身李二也不是想要靠书来赚钱,让其染上铜臭味。
所以即使是每本书会亏一点,李二感觉也能接受。
反正长安城的学塾要筹备一两个月,因此印制的书籍可以先卖给百姓们。
他会让百姓们明白,读书识字会比以前容易。
“陈兄所说的书店,是卖书的地方吧,我其实也是第一次听闻有人拿书出来卖,要是被读书人知道,可能一部分会难以接受。”李承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