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一脸肃穆。
林然微微摇了摇头,又掂量几下手上的铜板,突然开口道,“老板,秤有吗?”
摊主略微一愣,有些懵逼,不明白这肥羊好好的要秤干嘛。
不过他刚好还就带了。
他奇怪的把秤递给林然。
“2.8克。”
“你这东西不对。”
林然随手把铜板放下。
摊主更懵,“怎么不对了?”
林然淡淡道:“永光铜钱出土的,一般就2克左右,这枚将近3克了,你说怎么不对?”
摊主虽然知道永光铜钱值钱,但其实他根本就没见过真正的永光钱,也更不了解永光钱到底有多重。
听到林然的话,他立马不服气了,“就差个零点八克,算什么问题,南北朝离现在都快两千年了,有点差异不是很正常?”
说着,他还语重心长的教育起林然来,“小兄弟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东西吧,书上的东西不能全信,真正实践起来就知道问题了。”
“零点八克,人感觉都感觉不出来的重量,根本就不碍事。”
林然笑了,“老板,有点差异是正常,毕竟埋了那么久,肯定会有氧化和钙化反应。但我说的2克就已经包括了反应后的重量。”
“真正的永光铜钱,铸造的时候只有一克多点。”
而其实永光铜钱值钱,有一大原因也就是因为永光钱能做的这么轻,样式还这么精美。
这点基本上玩得多的人都了解。
不过这摊主显然不知道。
“而且你说零点八克人感觉不出来?”
他随手抓起摊子上的一枚铜板,掂量一下,“3.7克。”
报完,他直接把铜板放到秤上面。
3.7克,一点都不少!
他又抓起一枚,“4克整。”
放到秤上面,赫然就是4克整!
摊主看懵了。
他是真没想到,有人竟然能对重量敏感到这种程度。
这可都是以零点几克为单位的计量啊!
又试了几枚,重点还是一分不差后,林然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重活一世,这手艺倒是还没丢。
看重量,在古玩行业本来就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很多东西,哪怕再怎么做旧,最后都会在重量上露出马脚。
所以他特意为此苦练过手掂量判断重量的本事。
“除了重量外,你这钱样式也不对。”
“永光钱因为中间的方孔很大,钱体很小,能写钱文的地方更小。”
“所以为了在钱币上刻字,当时南北朝特别采用了一种叫做韭叶篆的字体写钱文。”
“韭叶篆是小篆的变体,有笔画曲屈,起笔尖壮,住笔像柱,其形如筋,字形狭长,像风中飘逸的韭菜叶的特点。”
“你这钱文,虽然也够细,但一看就只有其形,没有其神,根本就是普通的小篆变瘦了而已。”
林然指着铜板上的钱文,平淡讲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