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是个小漏了。
漳州军饷因为那段特殊的时期,再加上反清复明的背景,所以有很多人喜欢收藏,碰上特别喜欢的,甚至溢价都要买到手。
所以这玩意只要是真的,根本就不愁卖。
“老弟真是了得,连漳州军饷都能捡到,还不止一枚!”
杨老板心中已经彻底搞不明白林然的身份了,这到底是那个家族出来的子弟,才会这样捡漏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
而且捡的漏还都不是那种几块几块的小漏,都是动辄几十几百的大漏。
林然并不知道杨老板心中的想法,他只是平常道,“杨老哥,你检查一下东西的真假吧,确定了是真的我们再来谈价格。”
这是应有之理。
杨老板点点头。
虽然心里已经八成的确定了这就是真东西,不过还是亲手鉴定一下才保险。
他赶紧叫学徒拿来鉴定工具。
一边鉴定,也没忘一边教导身边的学徒,“银币鉴定,主要看五点,一是重量,二是声音,三是大小,四是包浆,五是做工制式。”
“先说重量。”
他把银元放到一个小秤上,显示20克。
杨老板微微点头,“重量是没问题的,漳州军饷的历史记载就是七钱四分。”
“7钱4分?”学徒有些奇怪,“那不是26克吗,怎么20克没问题?”
林然在一旁,淡笑道,“20克确实是正常的,南明官方对银币的标注是7钱4分。但要知道,在古代,很少有铸坊能足重足色的根据标注来铸造,基本上都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这点越是在王朝末期,管理混乱的时候,越是容易发生。”
杨老板附和道,“没错,看重量这种东西,不是死的看,而是要结合一件东西当时的历史背景。”
“看完重量听声音。”
他拿着个小金属棒,在银币上敲了一下。
“叮~”
非常婉转悦耳的声音传出来。
“声音也是对的,真正的银币就是这种婉转悦耳的声音,假的就会沉闷、嘶哑,和真东西完全不一样。”
听完声音,杨老板又拿出个小尺子量了量银币的直径。
3.9厘米。
“大小同样也没问题,官方的记录就是3.9厘米。”
杨老头点头确认道,说着,又提醒身后的学徒,“大小和重量也一样,会有一点点的误差,但和重量不同,银币大小都是有一个标准的模板的,就算有差别,也不会相差的太大。”
“你要是碰上那种相差半厘米甚至一厘米的,那就绝对是假货。”
接着看包浆,更是没问题,一看就知道是被人盘过不知道多少年的老东西了。
最后就是制式了。
“看漳州军饷的制式,主要就是看正面的这三个草体字。”
“这三个草体字是什么认得吗?”
杨老板考校着学徒。
学徒拿着银币端详了半天,最后还是哭着脸的摇了摇头,“不知道。”
杨老板抄起手边的尺子抽了下他的头,“朱成功三个字都看不出来?”
“我以前不是和你说过,南明事情最大的事情就是反清复明。”
“而说到反清复明,你难道就不知道联想到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