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而且藏书丰富的大唐藏书阁,是李二照搬了皇家藏书阁印制出来,藏书量可想而知。
五层高的塔型藏书阁,现在被改成了藏书阁,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大量书籍的扩散,士族们也是心生恐慌。很多人派人大量购买书籍,企图是买完藏书阁里面的书籍,让寒门士子无法购买。
然而他们发现,书籍源源不断搬了出来,如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眼看无法买光,很多士族都是不敢置信。要知道即使是请人抄撰,一天也顶多能抄一本。
一天供应几千本,岂不是要请几千人来抄书吗。
而且,书籍上面的字体十分工整,不像是快笔抄写出来,每本书的字体几乎一模一样,似乎是有名的书法家写出来的一般。
大量的书籍出现,成为了寒门士子的狂欢日。
他们终于不用跟别人借书,终于能够熟读大量关于其他方面的书籍,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量。
要不是不能长时间滞留在藏书阁,很多寒门士子估计会不舍得买,而是一整天站在藏书阁观看完才回去,省了一笔费用。
各地的寒门士子,也如同闻鸡而动,在藏书阁开张的第三日,利用门门果实跨越几千公里,为得是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
张新,便是其中千里迢迢跑来长安买书的其中一人,省吃俭用的花费了一百钱,买到了好几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籍。
他本是江南江陵一代的小地主,家中有十几亩土地,不用给别人种田,所以所以算是小有温饱。
但双亲为了供他读书,可谓是耗费了家里的积蓄,几乎每餐只能吃一点麦子粥,过得很清苦。
为了出人头地,他从前年开始,上京考取功名,落榜了三次。
虽说如此,但没有挫败他的斗志。
自知自己知识量不够,他多次跟自己朋友们借书来抄,屋内摆放了好几十本他自己亲手抄撰的书籍。
本来听说长安城里能买到当今世上所知道的任何书籍,张新是不怎么相信。
作为读书人,哪有人会愿意将自己的书籍拿出来卖啊,除非是山穷水尽。
然而发现昔日的同僚,拿了几本刚买到的书在他面前炫耀,张新惊呆了。
他拿出了手上所有的余钱,亲自跑了一趟长安。
当跨越那一扇门,瞬间从扬州来到长安,第一次体验的张新,感觉惊奇而梦幻。
以前听闻很多人能够一步来到长安,他不是很信,亲自体验才明白一点也不假,就是要花费十钱的过路费让他有点若肉疼。
但尽管如此,他也明白门门果实有多方便。
他不是第一次来长安,三次参加科举的时候,从江陵跑到长安,不仅花费了一个多月的功夫,而且盘缠都花了好几贯。
而现在仅是花费10钱,即可省去大量的功夫,他当然认为一点也不贵。
逛着朱雀街,他发现一年不见朱雀街变陌生了。
商业十分的繁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跟去年相比,陌生而熟悉。